分享

古代“快递”文件泄密要遭重罚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句诗中描绘的就是唐代“快递”的场景。唐玄宗为博杨贵妃一笑,不惜派人八百里加急,将鲜美的荔枝从岭南“快递”到长安。


在周代时,“快递”便已在中国出现了。不过,古代的“快递”主要用于传送政令、军情,与国家大事紧密相连,民间并未普及。



今天,“保密观”就跟大家讲讲古代“快递”的那些事~


悠长的“快递”历史


我国早在秦代就有了较为成熟的邮政快递系统,叫做“驿传”或“邮驿”,是古代政府为传递文书、转运物资而设立的交通组织,官办官用,负责政府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


640.jpg
古代“快递”的场景

汉代时,“驿传”设立“邮、亭、驿、传”四个级别,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或传。


到了唐代,快递业发展迅速。“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船。驿站可供“快递员”休息住宿。


640.jpg
邮票上的古代驿站—盂城驿

古代“快递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叫法,如“健步”“轻足”“邮人”“驿足”“递夫”等。汉代以后,“快递员”主要用马作为交通工具,传递近距离的文件,往往使用“单骑通信”的方式,换马不换人,一人跑全程。传递长距离的文件则使用“接力传递”的方式。


640.jpg
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彩绘“驿使图”

因此,各朝代对“快递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必须年轻力壮、擅长骑术。同时,由于传递的文件多涉及国家、军事秘密,“快递员”还必须诚实可靠、品行端正,人品有问题是万万不行的。


“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
——《行书律》

严格的保密措施

由于传递文件涉及政令、军情,古代“快递”的保密工作历来受到各个朝代的重视。为防止所传递文件被人拆看、伪造,造成泄密,古人在文件密封上采取了特殊的保密手段。

640.jpg

竹简


在秦代,文书都是写在竹简上,传递前“快递员”将文件捆扎结实,在绳结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收件人在签收前会仔细检查确认封泥是否完好无损。封泥是未经烧制的粘土物,极易破损,很容易辨别出文书在途中时是否被私自开启。




640.jpg
“轪侯家丞”封泥

随着朝代更迭,文件密封工具和手段愈加先进,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清代,采取了“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文件保密措施。传递奏折等重要文件时,还专门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密作用。


640.jpg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封泥及封泥匣

“快递”文件的交接和登记制度也十分严格,古代政府将所传递的文件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件由专人按规定时间传递。交接时,记录具体的时间,如发现丢件,必须上报。


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以辄相报也。书有亡者,亟告官。
——《行书律》

严酷的惩罚制度

古代对于“快递”的保密性和文件送达的时效性要求很高。对传递文件延误或泄露文件秘密之人,会给予严厉的惩罚。邮驿快递惩罚制度自秦汉时期就已建立,到唐代,惩罚制度更加严格。


宋代,出现了“急递铺”(传递官方文书的通信组织),需要“快递员”昼夜不停,接力送达。在马的脖子上佩戴铜铃,是“急递铺”的标志。疾驰行驶时,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以警示路人避让。到了清代,由于军机处的设立,文件传递的速度提高到六百里甚至八百里。遇军情等紧急情况时,“快递员”需立刻以八百里的速度传递,沿途驿站秣马以待。这些办法都是为了提升“快递”的速度,相应的,“快递”如果被延误就会遭到重罚。

640.jpg 清明上河图中描述急递铺的画面,“快递员”正在等待命令


对延误“快递”之人根据延误时间的长短、公文的性质、引发的后果作相应处罚。


《唐律疏议》规定,“诸文书应遣驿而不遣驿,凡不应遣驿而遣驿者,杖一百。”

对失泄密或私拆、损坏、丢失邮件也有很严厉的处罚,其中以泄密处罚最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是处以绞刑。


《唐律疏议》中规定,“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密者徒一年半”。

版权说明:论坛帖子主题均由合作第三方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