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密工作】以“海恩法则”查找泄密隐患风险

保密工作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纵观诸多失泄密事件,我们当以案循迹、以案为鉴,分析其背后的规律,加强针对性防范措施,避免重蹈覆辙。

image.png

帕布斯·海恩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他从大量航空发动机维护实践中不断探索求证,总结出“海恩法则”,即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1000起事故隐患。此后,“海恩法则”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领域。

将“海恩法则”应用在失泄密案件分析上,即说明一次严重的泄密事件绝非偶然发生,事前必有征兆可循,或有数次轻微泄密事件,或有上百个泄密苗头,或有上千个风险隐患。若忽视这些先兆性问题,必将导致严重泄密事件发生。  

案例回顾

案例1:起草摘抄不定密,“变相脱密”是大忌

某市下属区直部门办公室主任张某在起草向区委常委会的汇报材料时,违规摘录上级会议涉密文件有关内容,且未按规定标注密级。区委常委会召开后,张某所在部门将汇报材料交区委办公室制作成电子版学习材料,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给区委常委会列席单位。区教育局收文后,又将该电子版材料转发所属单位,后被某幼儿园工作人员上传至互联网,造成泄密。

案例2:遮挡复制密件,引发连锁问题

2015年1月,某县政府工作人员毛某值班时收到上级下发的1份秘密级密码电报,县主管领导要求交县安监局承办。毛某未经请示批准,擅自遮盖文件抬头、密级和“密码电报不得复印”等字样,复印涉密文件后交县安监局人员刁某。刁某根据局领导要求,加上县安委办文件抬头,再次印制该密件,发给县安委会成员单位。该县教体局领取文件后上传至县教育网,造成泄密。
以“海恩法则”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日常暴露的一些苗头性问题若不重视,极有可能引发“质变”造成泄密。

以“海恩法则”查找隐患风险

以“海恩法则”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日常暴露的一些苗头性问题若不重视,极有可能引发“质变”造成泄密。

01思维前置,查保密文化建设之失

案例1中,张某起草密件不定密、摘抄密文不脱密,通过邮箱发送“电子密”不警觉,连续违规行为表现出个人保密意识之差、单位保密文化之弱。

保密文化建设是保密工作的“软实力”,然而,有的单位对此不重视,日常保密宣传教育不够,过分倚重领导批示、文件规定和会议强调,满足于“看得见”的行政管理,必然导致涉密人员保密意识、防范常识缺失,致使违规隐患屡查屡在、违规行为边改边犯,泄密事件层出不穷。

02见微知著,查保密制度落实之失

案例2中,县政府办、安监局、教体局的连锁违规行为,就是保密管理不到位、制度执行不严格导致的,若有一个环节能够及时制止,就可避免泄密。

工作实践中,手机微信发送工作动态、涉密文档随意收集拷贝、汇编密件不审批登记、涉密办公设备不粘贴标签等,这些违规行为看似“小毛病”,往往引发预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03亡羊补牢,查保密组织功能之失

“海恩法则”告诫我们,有问题隐患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问题却不及时改正,一错再错,长此以往便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上述两个案例中均有一连串泄密隐患,都可以从保密组织失职失察上找到答案。

事实上,一些经常发生失泄密事件的单位,往往存在保密组织不健全、领导责任不落实等问题,保密管理时松时紧,涉密底数不清不楚,风险隐患时常出现,这背后都有组织功能缺失的影子。

04防微杜渐,查保密检查整改之失

“海恩法则”启示我们,要注重在小问题初现端倪、尚未引发重大事故前加以遏制。保密检查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有力的抓手。

然而,一些单位往往存在保密检查不全面、问题整改不及时、隐患清零不彻底等问题,还有的单位隐患发现了但解决不好,事故苗头察觉了但处理不好,不敢于揭短亮丑,怕伤面子、丢帽子,甚至排查隐患走过场,解决问题打“擦边球”,造成问题积少成多,非常危险。

来源:保密工作,原文有改动

版权说明:论坛帖子主题均由合作第三方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