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系统,我们就更加熟悉了,其是有华为研发的国产操作系统。为了能够更大程度发挥鸿蒙的价值,华为将它捐给了开放源自基金会。这样其他开发者都能够免费使用,并在其基础上扩展生态。
芯片是底层硬件,操作系统是软件,这两者分别实现国产并且适配验证,对于我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他们合作的过程中,也带动了国产软件公司,硬件制造商的发展,将自主模式进一步扩大化。
更多自主出现,未来值得期待
倪光南院士曾表示,要想不被卡脖子,我们必须要实现根技术的自主。现如今,龙芯,鸿蒙等自主产品的面世,代表着我们正走在一条越来越好的自主之路上。曾经被断供的日子将再难复刻,我们也不会因此而损失惨重。
很多人对于国产芯片的未来之路很悲观,认为被卡脖子的地方无法突破,将会如鲠在喉,导致我们难以真正地解决问题。其实这种看法还是有些片面了。虽然说像光刻机这样的技术在短期内难以突破,但这不代表着就无法突破。
技术是一直向前的,没有哪项技术能够永葆青春,不会被淘汰。光刻机也是如此,摩尔定律即将到头,连ASML的首席技术官都不看好下一代光刻机能够研发出来。所以,咱们根本不用太着急,未来十年是很难熬,但度过这十年,新的技术上路,光刻机被淘汰,届时我们仍然能够弯道超车。
光刻机本身并非无法突破,其次光刻机不代表着未来,而光刻机又是半导体产业的一个缩影。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应该在打破现有技术垄断的基础上,将目光放得更长远,这样我们的未来C才更值得期待。
(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违权请联系删除)